找到相关内容330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诺那上师汉地法系弘法事略与影响

    上师之引介,皈依上师。后日军来犯,四月十五日,上师由京至沪,于闸北世界居士林,修『十三轮金刚大法』,闭关修法九日后,忽语准备护摩,护摩之翌日,捷电频传,日军忽而引退。法会毕后,返首都,处理西康政务。...

    陈声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3067996.html
  • 塔院寺碑文

    树无量之功德而止於至善之道也。本寺退居方丈慈浴佑公和尚,自幼祝发,朝夕焚修,克勤克俭,屡积余资,迄今年近古稀,辄念素食常住,无表寸心,就於民国十九年腊月,慨然交与常住银洋三仟伍自‘圆,以为每年四月十五...

    悲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5168266.html
  • 龙钦巴(无垢光)尊者略传(下)

    铺天盖地,十分壮观。听法的人与收入都比以往增多了三倍。新派学时轮金刚的根扽华为首的讲法上师阿阇黎也达到了四十人左右,还有哲贡的上师阿阇黎以及不少的官员都济济一堂。尊者从四月十五到五月初八之间为他们传讲...

    秋札桑波尊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3170532.html
  • 玄奘大师年代之论定

    行状』(简称行状),最为先出。奘公卒于  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二月五日。三月十五日,敕京城  僧尼以幢盖送葬。四月十五日,葬于浐东白鹿原。『行状』  说及敕葬而未及葬事,有「舍命时经六十日,头发...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871161.html
  • 唐僧玄奘大师生年之研究

    送至墓所」。不过三书中﹐可能行状最先出﹐  因奘公四月十五日入葬﹐行状未再说到入葬的情况﹐以及后  来又敕改葬的事。照说行状如迟迟才写成﹐不会不记载这一  异常入葬及改葬的事。而僧传与慈传﹐均有说到临葬...

    隆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573976.html
  • 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

    艺术珍品。  53.五台山圣境全图,拓片,长162厘米,宽118厘米。拓于慈福寺原存的一块木刻印版《五台山圣境全图》。这块木刻印版是慈福寺喇嘛桑葛阿麻格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大发愿心亲手刻的图版。...

    春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42779901.html
  • 班禅活佛的传承体系

    当众启封,果然是众口一致的宫保慈丹。同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宫保慈丹被迎进塔尔寺大金瓦殿,在宗喀巴大师的银塔前升上法座。由拉科仓为首的10位活佛在同一天为大师举崐行出家仪式,授沙弥戒,取法名为罗桑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15280905.html
  • 弘一大师史料研究中的古历纪法考析

    “若乃阴阳历运日月次舍,称谓虽殊时候无异,随其星建以标月名。时极短者,谓刹那也。……或为四时。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谓制咀罗月、吠舍怯月、逝瑟咤月,当此从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谓频沙茶月、室...

    王维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4192325.html
  • 西藏林卡与汉地园林的比较研究

    逛林卡进入高潮。林卡节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来看离不开两个主题:敬神和娱乐。按传统的说法,林卡节从藏历四月十五日的“萨嘎达瓦节”起至七月的“雪顿节”为高潮,到八月上旬的沐浴节结束。逛林卡,是藏族的一种民族...

    杨华军 陈昌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1095227.html
  • 伟大的佛陀

    生活。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会,也叫僧自恣日;又因为佛陀是日日欢喜,但是到了这一天特别欢喜,所以又叫佛欢喜日。为什么七月十五日特别欢喜呢?原来诸比丘每年从四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到七月十五...

    星云法师

    佛陀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72321117.html